X

深度科大

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——记“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”称号获得者樊玉华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点击:

“能被学生惦记,是我最大的幸福。”机电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(团委书记)樊玉华提起毕业多年仍定期与她分享生活的学生,眼底满是笑意。

14年来,辅导员生涯的坚守:54个班级、2278名学生,从初入职时学生口中亲切的“华姐”,到如今温暖的“樊妈妈”,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育人答卷。

构筑“三全育人”信仰灯塔

她创新打造“红·领·带”思政育人体系,以红色文化为精神坐标,构建“三维三度”育人模式,即校院联合、校际联建、校地联动三个维度,全面提升思想引领的力度、高度、广度。

她创建“领航青春”宣讲团,作为活动发起方,联动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等9所高校,共同开展“红动齐鲁情”驻鲁高校红色文化联学系列活动;她邀请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专业讲解员、青岛军休服务中心老干部等来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故事会,使思政教育“活起来”,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、铭记革命历史、赓续红色血脉。

她指导省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——“梦耀中华”服务宣讲团,聚焦寻访红色基因和宣讲红色故事,形成“实践浸润+理论宣讲+云端传播”的发展模式,通过“大课堂+小讲堂”“校内+校外”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形式,以青年学生的视角通过微宣讲、微团课、微直播,面向广东、四川、新疆等省内外大中小学、企事业单位宣讲红色文化,以青春的声音让红色故事香满校园、香飘千里。9年来,团队足迹遍布20多个县市,行程达5万余公里,面向大中小学、企事业单位宣讲300多次,受众累计达1万余人,团队事迹被《光明日报》等主流媒体报道60余次;她带领团队参加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并获全国二等奖。在红色精神的熏陶和感染下,团队中80%以上的队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有许多成员毕业后到其他高校深造,以星火燎原之势继续讲好红色故事,甚至有的成员毕业时放弃优渥的就业机会,选择奔赴大山深处,投身社会公益和红色文化传承,以思想的伟力不断凝聚前行的力量。

绘就“多维协同”成长云图

她立足工科专业特色,深耕学风建设责任田,解锁育人密码。她作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、山东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主要成员,并主持学校“风向标”辅导员工作室,创建公众号,提出“六位一体”学风建设“田间管理法”,即思想教育培土引学风、组织建设蹲苗助学风、科技创新精灌促学风、平台建设壮苗育学风、制度建设修枝保学风、先进典型正苗导学风。为了不让一名学生在求学路上“掉队”,为每名学生量身定制《“彩虹桥”学生成长指导手册》,撰写《学习正当时,奋斗正青春》《佛系需有度,青春须有为》等近5万字的原创文章,引导学生珍惜青春,励志成才。所带班级考研深造率达65.7%,推免率达18.8%,超出学院平均推免率近3倍;工作室育人密码被《科技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大众日报》等20余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。

她坚持以工匠精神为抓手,创新育人路径。构建“YU见机械+”学生工作模式,引导学生匠心向党立德、勤学笃行启智、筑基赋能强体、内外兼修尚美、躬行践履悦劳,扎实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,打通育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她坚持以产教融合为引擎,助推育人合力。创新开展“寻找合伙人”等科创活动,与海信集团共建“海信班”特色班级,4年来,担任校内班主任,为149名学生搭建实习、实训、就业平台,助力42人成功入职海信,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样板;近五年,所带学生获国家级奖项200余项,获“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“山东青年五四奖章”等荣誉;所带集体获“全国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委”等荣誉;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党支部获山东省首批全省高校“研究生样板支部”培育建设;学生团队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中均取得学院历史最高成绩,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国家级金奖,实现学校从0到1的突破。

淬炼“双向赋能”育人星火

她立志要做一个温暖有爱的人,用心、用情、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,不让一个学生掉队,是她的目标;尽心、尽力、尽责去守护每一位学生,学生的安好与成才,是她最大的心愿。她坚持有教无类,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,帮助多名有自杀、网瘾、重病等困难的学生重启人生。手术室外独自整夜守候病危学生、疫情期间给考研学生送药送餐、为患病毕业学生筹资捐款……一路走来,她以赤诚的情怀沉淀师德、以无私的奉献守护学生、以炙热的温度播种希望,从学生心中的“华姐”蜕变到“樊妈妈”,始终不变的是她对工作的热情和对学生满满的爱。真心换真情,一声声节日问候、一条条成长喜报、一张张合影留念,无不体现出师生情谊的“双向奔赴”。令人欣慰的是,12名学生受其影响选择高校辅导员事业,从“我”变为“我们”,师生携手守护青春向阳而生。

不为繁华易匠心,不舍初心得始终。十四载春风化雨,一路走来,她带着对事业的敬畏和坚持,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,成为唤醒、点燃心灵的一棵树,成为启发、浸润灵魂的一朵云。在未来的道路上,她将继续用“红”的底色筑牢信仰根基,以“领”的姿态点燃成长引擎,凭“带”的温度实现生命共振,在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壮阔征程中,谱写立德树人的动人华章。(通讯员:王鑫鑫)